(原标题:湾区评论|河套香港园区发展纲要的发展重点、亮点及展望)
文/刘雪菲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
11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以下简称“《发展纲要》”)。该纲要作为系统性、全面性的指导文件,涵盖定位、功能、使命、软硬件配套及规划布局等方面,为河套香港园区的发展明确方向,并提出以两个五年期为阶段推动园区建设。河套香港园区是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支撑。本文将围绕当前进展、园区发展重点、深港要素流动安排及未来发展展望进行简要分析。
当前河套香港园区的进展如何?
香港特区政府已成立由行政长官主持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制订并落实河套香港园区发展的整体策略、计划和布局部署。目前,占地面积为87公顷河套港深创科园一期规划已完成,总楼面面积扩大至100万平方米,划分为生命科技、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产学研等产业主题区块,以及人才住宿区、商业和附属设施,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创新科技生态圈。香港园区第一期、第一批次大楼预计今年底陆续落成,园区明年正式进入营运阶段,提供干湿实验室、办公室、产学研基地和人才及商业配套支撑。
《发展纲要》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法定图则》在建筑布局上紧密呼应,充分考虑园区毗邻深港两大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鸟类飞行需求和绿化带建筑高度限制,通过建设滨河绿带与生态建筑,协调“一区两园”风格,打造“一河两岸”的优质可持续发展环境。
生命健康产业如何成为园区发展重中之重?
一是香港生命健康科研基础雄厚,全球领先
作为生命健康创新研发枢纽,香港拥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香港的临床试验数据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机构认可,用于药物注册。根据香港生物医药创新协会的数据,香港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中心,依托其强大的国际资本吸引力、成熟的金融生态,以及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此外,《香港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研究》(2022)指出,香港生命健康企业科研投入高、产值高、生产占比高,同时员工和用地需求少,是高增值产业的理想发展方向,尤其在医疗诊断设备、中药及保健食品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At the 2024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Guangzhou), Shen Minghao,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CPC GDUFS Committee and Vice President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DUFS), shared his insights at the "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Sports" sub-forum. He emphasized that event resources are key to the attention economy, attracting both athletes and large audien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line viewership is expanding exponentially, further boosting the importance of sports events as multi-sided platforms.
美国“黑色星期五”(以下简称“黑五”)消费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二是园区软硬件支撑逐步完善,稳步推进
硬件建设方面,第一期四座是湿实验室大楼,涉及共约6万平方米的楼面面积,为建设生命健康科技生态圈提供重要支持。软件方面,2024年2月28日公布的2024-25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政府提出拨款2亿元,为在河套港深创科园的生命健康科技初创企业提供孵化、加速等支持。
三是推动成立2亿港元的“培育计划”
根据香港立法会11月19日讨论文件,计划推出“生命健康科技初创企业培育计划”。据悉,该计划由香港政府创新及科技基金承担并设立新专属分目共资助2亿元,由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公司运营,专注支持生命健康科技领域,包括细胞和基因治疗、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计划分为起动、跃进和加速三个阶段,为初创团队和企业提供资金、创业培训、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商业化推广等服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
计划预期在两年内支持超过70个初创团队或企业,吸引本地及国际人才和企业落户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构建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健康科技生态圈,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要素流动便利举措有何亮点值得关注?
人流。探索创新通关便利措施,包括预登记与科技手段实现“无感通关”,大幅缩短园区往来时间,提升通关体验。此外,计划在河套合作区东西两侧建跨河行人桥,方便两地创科人员日常流动,并确保深圳园区人员可通过河套香港园区自由进入香港其他地区。同时,与内地部门探讨为频繁跨境的内地籍员工提供社福保障的可行性。
物流。提出港深园区利用无人低空运输工具如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实现物资跨境运输,并通过“绿色通道”“白名单”等机制简化科研物资与设备的通关手续。同时,确保内地资源如人类遗传材料及临床生物样本在安全可控和受监管的条件下跨境至河套香港园区进行存放、使用和处理。
数据流。依托香港特区政府与国家网信办签署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资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未来将在河套地区通过点对点方式实现数据流通。在符合国家数据安全法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内地科研数据跨境至河套香港园区。同时,与内地探索安全可控的方式,例如通过点对点数据传送及保安措施,确保临床试验相关的内地医疗数据可跨境至河套香港园区存取与使用。
资金流。河套香港园区凭借内地与境外的独特定位,定位为内地科创企业设立国际总部或全球科研中心的关键据点,助力企业依托香港开拓国际市场。园区重点推进以下措施:一是成为内地科创企业设立国际总部或全球科研中心的重要据点,助力企业依托香港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探索资金出境的灵活安排和相互融资合作。未来,内地企业到香港园区开展属于香港园区的一些策略性重点发展领域的生产环节,包括建立中试线,小规模生产线,探索资金的出境到河套园区会可能有进一步便利举措。
未来发展展望
《发展纲要》为“一区两园”提升发展能级、集聚创新动能更明确的方向和发展机遇:
一是打造国际化创新枢纽。以全球视野推动发展,加快科研设施建设,吸引顶尖机构、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构建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链条,助力香港研发成果转化,提升政策与营商环境,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二是深化深港协同发展。通过“一区两园”联动,深化科研、产业、资金和人才合作,推出跨境便利措施,吸引国际资源,搭建高效协作平台,实现资源互补和要素高效流动。
三是打造大湾区创科引擎。瞄准全球科技前沿,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承接国际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国际科技合作的标杆。四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园区的政策和国际化优势,推动新兴技术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成果,为国家培育和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在实际操作层面,河套实现“一区两园”协同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港深协调与合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创新,提升“一区两园”互动性:
一是产业规划和建设进度不一。两地园区在产业布局和建设进程上仍有差异,增加协同发展的难度,短期内缺乏具备两区协同攻坚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落地。
二是制度和标准制定存在差异。两地园区在制度设计、政策优惠力度及实施措施上存在差异,易导致人才或企业单向流动。这意味着深港两地需要在互相取长补短,合力协同,开展精细化工作落实落细,避免产业导入和创新因素引入同质化倾向。
三是深化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河套创新主体的研发成果需要分别在中国香港和内地递交申请。《河套深圳园区规划》已经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为深圳园区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跨境转让交易路径。
下一步,深港两地合作区应在目前便利举措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在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领域的突破网上证劵放大平台,争取以河套试点专利互认制度,实现“一次申请,两地适用”。